18 May 2024, 10:59 +0800

周末随笔:持续学习
  • 拿起Xcode和Swift,继续写app。
  • 上次放弃swift还是在几年前,那时是因为版本和版本之间没有兼容关系,学习速度慢了,刚学的格式、用法都作废了,但愿这次能坚持到做出来东西。
  • 想太多就是影响创造力,虽然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用的力道越大偏离越远,但现在不缺的就是用力,不用也废了。
  • 与其在疑问中停滞,不如在努力中前行。
  • 终生学习很重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感兴趣的事情就应该赶紧学起来。
  • 多邻国算是沧海遗珠了,最开始见到的时候觉得太低龄、像个游戏玩具,现在看用来每天激活学习惰性对我还是很有用的,贵在坚持。
  • 每天不用说进步,保持不退后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还能前进一点点也是不错的。

05 Apr 2024, 10:29 +0800

2024年第一篇:复活

2024年到清明节假期才有空码字,前面大半年都在奔波,一点不夸张的说是为了活下去。

2023年是暴雷的年头,从年初开始就初现端倪,人到四十才看到世界本来的面目,有点夸张但对我来说很真实,主要是对别人的信任超过了对风险的认知,也有对各种生活压力的忽视。

回想了一下,上次人生低谷期还是孩子刚出生的那年,也十年多了,当时也持续了好几个月,不过当时经济压力没有现在大。

也许人的潜力不到绝境不会被激发,我也算知耻而后勇了,之前太路径依赖了,后边需要突破自己的局限。

以前也考虑过后半生能干点什么事,那是依据的能力、经验和行业现状做的判断,到今年来看一点不靠谱,不够与时俱进。

2024年是个充满欲望的年份,渴望摆脱现在的困境,用自己的技能换取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多的肯定,开启人生后半段。

加油!

23 Jan 2023, 11:08 +0800

大年初二的随笔

关于 Blog

  • 先给个结论,写不下去主要还是懒。
  • 每个人的写作目的并不同,收入、社交、知识发表等等,当写作价值远远小于预期时,自然就会停下,反之会继续。
  • 坚持写还是需要得到一些反馈,否则只是给自己记录,也许错误认识和想法会更加根深蒂固;也不是多想被骂,纯粹是需要正向交流。
  • 所以偶尔想起来就写写也挺好。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

  • 经过收集、整理、转化为知识等等环节,得到的干货之外,其实过程更有意义。
  • 再说作为第二大脑什么的,其实不靠谱,基于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片面讯息/知识,是无法得出真理的,只能得到令自己相对满意。
  • 学无止境就是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这个阶段结论有时会推动有时会延缓继续学习。
  • 至于用什么工作流、软件、App,那些都没有什么最佳实践,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04 Jan 2023, 10:17 +0800

2023新年快乐

又又又双叕好久没发 Blog 了。

针对去年11月推友的问题:“为什么不写 Blog 了呢?”,我的回复:“因为懒”。

是的,因为懒,懒得去收集,懒得去整理,懒得去思考,懒得去记录,更懒得去分享。

不过到2023年了,又有些想记录的,还是要叨叨。

过去的2022年

2022年真是个魔幻的年份,春节去三亚玩了一圈,回来途中说三亚疫情又起来了,然后俄乌战争就打响了,全世界都卷进去了,国内也受影响。

3月孩子学校疫情,还赶上今年第一次因为从天津返回被居家隔离,差不多一个月在家。刚完没几天又赶上朝阳区静默,五一前后开始频繁全员核酸,同时魔都也来了一波疫情,一下折腾过了上半年,孩子也早早放了暑假。

7月偶然接触到全民K歌,然后职业病犯了,频繁使用了2个多月,唱了不少老歌,跟几年前大不一样了,看到了这两年其他社交产品的影子,变得更社交了。

8月好几个旅游城市疫情起来,搞得很多旅客滞留,一边庆幸暑假没出门,一边感慨。

9月初是第二次因为从天津返回被居家隔离,还上了门磁。

十一刚过就好多不确定因素出现,到11月中突然得知家里有个长辈去世了,十一假期还说过年应该去看看,结果彻底没了机会,一时感慨,心情郁郁了一周。然后还又被隔离,又被上了门磁,因为赶上十混一阳性,在当时也成了普遍事件。刚上班没两天疫情又厉害起来,朝阳区又让回家了。

进入12月突然放开了购药,然后又停掉了全员核酸,更要有序返岗,于是一边到处找药一边谨慎上下班,上了5天班后还是中招了,嗓子疼、头疼、浑身疼、失去嗅觉、鼻塞,就是没怎么发烧,直到10天后阳康也没有一种药到货。。。

寄望2023年

虽然去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毕竟过去了,虽然什么都没干成,但毕竟锻炼了自己的厨艺,比前两年更加纯熟了,能做的菜更多了。

想研究 web3 的心还在,但热情下降了不少,主要是感觉业界环境太不稳定了,2023年需要更审视。

去年感受人生脆弱比较多,2023年希望能找到新的出路。

04 Apr 2022, 11:58 +0800

预备进入Web3

Web3也好、元宇宙也好,有点当年web2.0刚兴起时的氛围,看上去很美好,感觉虚拟经济又进一步繁荣了。

但经历过之前的2.0泡沫,对过于美好的事物还是有所保留,所以想去了解Web3,了解Defi、DAO、智能合约等等,希望通过更深入的理解用正确的方式进入Web3。

一些片面的初步认识: - 入门比较难,普通人不太容易理解各种概念,token、NFT、DAO等等。 - 基础设施薄弱,区块链访问速度远远未到可以正常使用,是否离不开传统网络的支持? - 去中心尚早,以封锁某国用户钱包为例,所谓去中心平台还是可以通过注册地点、IP等等中心化手段来限制用户。 - NFT之类的链上应用还无法保护原始文件,也阻止不了对艺术品的盗版,也就谈不上什么数字藏品、资产 - DAO说的线上治理,在很多情况是用Discord或者微信群群聊而已 - 。。。

以上很多还是理解有偏差,希望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去理解Web3。

07 Mar 2022, 15:04 +0800

还个四年前的愿

hhkb 贯穿于我对键盘的使用经验:

  • 六年前入坑机械键盘,选了可以定制键帽颜色的 WASD,结果因为键帽磨损跑到淘宝上找替换键帽,什么 ABS、PBT、二色、镭雕、热升华等等名词直接把我拽入另一个键帽坑。
  • 五年前刚玩一阵机械键盘,那时候也是为了找一把无线机械键盘搜到 pfu hhkb,当时觉得 60% 的键盘太小了,机械键盘怎么也得用 87% 的,后来选了不带蓝牙的 ikbc、cool master 和 leopold。
  • 四年前,进了客制化键盘的坑,看到 rama M60 的热插拔机械键盘惊为神作,后来价格被炒了上去,另外不太能接受 hhkb 配列所以放弃了,用上了 Lazydesigner 的 THE60 R1,颜值手感我还不错。
  • 最早对 hhkb 产生兴趣是三年多前了,当时一度想入个 hhkb professional 2,后来又觉得 hhkb BT 挺好,还有 type-s 静音版,无奈那个时候的蓝牙效果不好,最后因为担心习惯不了特殊的 hhkb 配列而放弃。
  • 有段时间感觉快退烧了,因为那两年一直在用 40% 的小键盘,dimple、bolt 不亦乐乎,键虽少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组合键的使用方便,更能接受小巧的键盘。
  • 去年我对 hhkb 配列产生了兴趣,在 pfu 和 rama 之间由于了好久,然后下单了 pfu hhkb hybird type-s,结果商家就是不发货,等了一周多我就选择了退款;之后找朋友入手了一把 hhkb 配列的客制化机械键盘 THE60 R2,彻底习惯了一下这个配列,事实证明我还是挺适应这种配列的,短小精悍。
  • 今年春节前感觉对无线连接的需求高了起来,另外还是觉得键盘经验里缺了静电容这块,有点不完整😂,于是又开始看蓝牙静电容键盘,这个细分领域选择真是少,之后毫无悬念的选择了 pfu hhkb hybird(不是静音),今天终于还了个愿,总算用上了静电容键盘。

写在最后:人都是在曲折前行,谁又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只有经历过才有发言权。

15 Dec 2021, 17:20 +0800

一个记账软件崩溃带来的疑问

好久没写什么了,就写点最近的纯随笔吧:

  • 今年早些时候,少数派商店促销的时候买了 MoneyWiz 3 Mac 版的标准买断版(也就是非 MAS 版),结果这周一的时候发现用不了了(提示应用程序无法打开),原来以为是自己胡搞瞎搞、操作不当、把文件搞坏了,于是试图从多个途径(官方网站、少数派商店、网搜结果、Setapp、Homebrew等)下载软件重新安装,结果就是除了 Setapp 其他途径的文件都启动不了。
    • 后续 1,看到官方支持网站有个提示:“If you have MoneyWiz 3 and it stopped working, please download it from the App Store and sign into your sync account. ”于是跑去美服 Mac App Store 安装后同步才恢复正常使用。
    • 后续 2,用官方支持网站提问并说明国内 MAS 上没有 MoneyWiz 3,收到的回复是有一句提到了很抱歉暂时无法在国内上架,后面一大篇都是说可以用 MoneyWiz 2021、肯定能用 blahblah、有多么好用 blahblah、现在用还有折扣……
  • 我不想恶意揣测原因,但还是产生了很多疑问:
    • 付费软件一个版本出现了问题,开发者不应该去修正更新吗?一味推销订阅制版本是几个意思?
    • 是不是应该去找个什么替代它了?

08 Nov 2021, 15:41 +0800

关于订阅制,我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来自我用过的 app 和工具软件的转订阅经历:

  • 不止一次的夸赞 最理想的订阅制转换是 Sketch,过期后当前版本可以一直用,相当于是花钱买一段时间的软件升级权限,再次付费后又可以继续升级到最新版,可以跨大版本和小版本。
    • 完美结合付费买断和订阅,对后续功能有需要就回去更新,然后保持稳定使用,没有更吸引的功能就先不付费更新
    • 后续:还在用,
  • Ulysses 是把买断制换成了订阅天数,过期后无法继续使用
    • 后续:迁移到了 Bear
  • Notability 也是上述思路,赠送一年订阅期,之后则需要再次付费订阅
    • 11月1日更新:发现老用户疯狂 diss 于是就改为之前付过费的功能都能使用,更多的功能需要订阅才能解锁
    • 后续:买了 GoodNotes 5

对订阅制的不成熟片面想法:

  • 订阅这个事,其实还看个人认可的性价比,工具软件更是如此,除非是不可替代的功能,否则一味的提高订阅价格只会逼着用户去用别家。
  • 还有订阅期限最好灵活一点,比如手机流量日租卡之类的,随用随付费,更加可控的时间粒度,再比如 Playstation Plus 和 微软 XGP,随时加入都可以畅玩会免游戏
  • 跟订阅云服务的区别:云服务的订阅是为了保住存储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不容易迁移
  • 跟会员身份的区别:订阅会员主要是为了保住那个身份、某特定,比如 QQ 号
  • 最后,不要把多端同步做为付费点

29 Oct 2021, 14:21 +0800

几个月过去了
  • 时间嗖的一下就过去了,最近不知道是不是点儿背,连续出现好几次状况,每次都劳心劳力的
  • 最近开始玩桌游,先从多半好评的花砖物语开始,后边还有璀璨宝石等着
  • 从 Apple 官网抢了台 Pro Max,真的是不容易,期间的几天每天都想吐槽那个 App 做的烂

22 Jun 2021, 12:01 +0800

今天冒个泡20210622

最近忙到飞起,抽空换个电脑,先来发个文。测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