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Jan 2009, 16:15 UTC

顺便Blog:还是中移动会算计

下面要妖魔化中移动一下,没兴趣的不用往下看了~ 还是中移动GPRS的资费调整,依据前几篇Blog的认识,我觉得本次调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现有GPRS上网用户和现有无线应用提供商,在资费不变的情况下,这些用户可以使用相同应用更长时间,这些应用会有更高的流量和用户访问。 但各省好多消息都是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出来的,为什么唯独漏了通知手机用户?身为北京动感地带用户的我(上月底刚订了20元50M),并没有直接获得通知。或者唯独没通知我,我有那么特殊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看来还是有很多用户没有被通知。 没有通知到用户就好像一种欺骗,以20元套餐为例,以前50M的上网流量,现在可以用到150M,如果用户都不知道,还在按照50M使用,每月就为中移动节省了100M流量…… 按照中移动的上网用户数计算,一个月就能省出不少吧,具体数字我是算不出来了,还是中移动会算计~

04 Jan 2009, 14:33 UTC

一句话Blog:有话题有前途

关于中移动的话题最近越来越多,离不开3G、G3/TD、GPRS资费和139.com,运营商好像属它最多,真是有话题有前途呀。

02 Jan 2009, 07:19 UTC

扯一下移动GPRS资费下降

前天,去年12月31日,我还写了我对手机上网资费下降的态度,就是降归降、人来不来还得看应用的业务能力。 昨天,2009年1月1日开始,中移动各省集团陆续在放消息出来,核心是降资费,其实多数是同等费用流量翻倍、增加而已。 流量费其实没降,因为钱还是要花,不管5块还是10块20块,想想看如果某人每月就是出10块上网,流量的增加他也就是能多上一段时间网,并不影响他的消费决策。 不排除有人因为流量便宜而用手机上网,但是更多没上网的手机用户还是不会受到影响,该不用还是不用,只有真的有值得让用户手机上网的应用出现,更多的人才会去上网,而那时资费绝不是他们第一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说这次纯粹是中移动误导大众的一个手段而已,我觉得如果真的是希望手机用户来上网,何不把流量的实际费用降低呢(比如降到1M1分钱之类的),同时再花大力气多推广实用的无线应用给普通手机用户,可能真的可以在3G正式商用前积攒更多的手机上网用户。 扯完~

02 Jan 2009, 06:32 UTC

新年新气象,打算换个主题

现在的主题是06年开始使用的,中间因为升级WP有些改动,总的来讲够用了。 不过我还是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决定换个new look。 开始找灵感~

31 Dec 2008, 14:28 UTC

2009新年快乐及其他

在这个日子道一声:新年快乐! 之前GFC那个不算,好久没正经写过Blog了,我已经不是懒了,是根本没时间,以前提到懒的时候还会说短的发twitter什么的,听起来很像说给自己听的借口,但也没什么办法,今天随便写写: 先说行业吧,我现在属于无线行业里的边缘,free wap是也,很有互联网早期的感觉,好像做时光机器回到了过去一样,能感觉到是飞速发展的行业,2009年3G发牌会逼着2.5G的上网资费下调,有可能会促成某些应用(如手机网游)的爆发,但那也就只是可能而已,还得看自己的业务实力,机会还是有的。 再说赶上的经济危机,身在被美国拖累的中国,我只能说关心也没用,还是多注意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吧,比如趁这个时候自己多学习多充充电,小公司可以在普遍大裁员的背景下多积累点人才,调整一下自己的预算,可买可不买的先别买了等等。 最后说下工作,本来做产品经理,只能说现实与梦想永远存在太大差异,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有多大?换工作以前有预期,但是转了职又换了行业后发现以前储备还是不太够,还得补,让我放松了2年多的神经又不自觉的紧张起来。后来兼了个项目经理,把自己每天唯一的一点业余时间也给占用了,纯粹瞎忙,但是却有一定成就感,感觉不是在白干。 没能好好写Blog,也没能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UCDchina书友会),这些算是我今年的一大遗憾~ 最最后,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想法多记下来,写成Blog。 p.s.很享受的听着iTunes的歌,用着Google Chrome,在Wordpress 2.7舒服的新界面下写了点字,一年最惬意的时候就是现在~

07 Dec 2008, 16:27 UTC

二级域名成功安装GFC的方法

*GFC就是最近比较火的Google Friend Connect 尝试了很多次,碰壁了好多次,刚刚终于找到使用二级域名通过Test to finalize setup的方法。 先说我这个Blog在设置GFC时的步骤:

  1. Google Friend Connect
  2. 选择Set up a new site
  3. 填写站点名称[Blog]和Home URL[http://blog.94smart.com],继续
  4. 下载两个文件并上传到blog的根目录,继续
  5. 点击测试按钮
  6. 报错:  We were unable to locate required files at the home URL: Confirm that http://blog.94smart.com/ is the correct “Home URL” of your site. If not, go back. Confirm that rpc_relay.html is at your “Home URL”: http://blog.94smart.com/rpc_relay.html Confirm that canvas.html is at your “Home URL”: http://blog.94smart.com/canvas.html Please correct the above issues. 

翻了翻GFC Group发现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但并没有实际解决的方法。本来我都放弃尝试了,后来看到Google提供的GFC样板站中有一个使用的是二级域名实现的,所以决定再试一下。 后来终于试出了欺骗大法:

  1. 准备二级域名[blog.94smart.com]的顶级域名[94smart.com],测试其是否可以通过测试,如果通过可以进入下一步。
  2. 重新set up a new site
  3. 填写站点名称[Blog]和Home URL[http://94smart.com],继续
  4. 下载两个文件并上传到顶级域名的根目录,继续
  5. 通过测试并通过
  6. 进入后台Blog的Site settings,将Basic里面的Site URL改成[http://blog.94smart.com],选择Save and test。
  7. 报错,而且和之前的提示一模一样。。。
  8. 点击别的菜单,我点的是Site settings的Advanced标签
  9. 再切回Basic时,地址栏里已经是[http://blog.94smart.com]了,至此完成。后边可以测试下gadget,我用了Add Members和Wall的gadget。

希望这篇东西可以帮到有同样困扰的朋友,有兴趣的也可看看我Blog右侧的GFC gadgets~

15 Nov 2008, 08:19 UTC

祝08中文网志年会圆满成功!

  因为种种原因,今年没有参加中文网志年会,在这里祝08广州中文网志年会圆满成功!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年会blog获得最新信息。 北京的朋友可以前往分会场:詹老师的奇遇花园咖啡

27 Sep 2008, 08:29 UTC

国庆节前关于产品的叨唠
  1. 其实牢骚不分大小,也没什么先后顺序,随便唠叨唠叨,就用123体吧。
  2. 两个多月前,我正式成为产品人员,有自己负责的产品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3. 以前总觉得做产品跟做UE、策划差不太大,经过这段工作的磨练,现在知道以前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一上来就犯了很多低级错误,虽然以前听到过、别人给我讲过……但那些都没用,没有实际操作过绝对理解不了,而且一定要把该犯的错全犯一遍才会长记性。
  4. 一个独立产品,不分大小,必须有至少一个产品经理,负责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定价等等,有点类似打杂的,跟产品有关系的事情就要挺身而出,不能含糊,且多数时候必须主导。
  5. 一个产品分若干阶段去操作,每个阶段或阶段里的重要功能,那就需要形成项目,每个项目由一个项目经理领导,负责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管理、项目进度跟踪、项目质量保证等。
  6. 产品不可能单独产生,需要一个接一个的项目去支撑。
  7. 每个项目由项目经理负责管理,产品经理参与并提供各种产品方面的支持,其他角色略,但这两个角色一定要分开,项目经理有权去催产品经理提供曾约定的支持(文档、决策等),产品经理需要去做好自己的部分并争取更充裕的时间和资源。
  8. 如果这两个角色重叠在一起,就会出现我前一段时间碰到的人格分裂,一方面要踏实的做产品设计一方面又在催自己赶紧完成,两个相对立的角色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实在是太难受了,以后我是不会这么干了。
  9. 提到项目经理,还有些想说的,以前有碰到过某些公司用行政/助理或文员秘书做项目经理的情况,这显然很有问题,项目经理应该是个可以帮助团队前进的人,绝不仅仅是只盯着Project 200X上的时间表、动不动就打小报告的、与产品和项目都无关的人去做的。
  10. 唠叨够了,该休息休息了。
  11. 刚好十一快到了,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26 Jul 2008, 15:34 UTC

改换阵营后的第一篇Blog

改换阵营,是说我在这段日子做了很多决定,导致我相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多变化,变化大到连原来的阵营都变了。

  1. 工作换了,不只是职位,连领域都换了,从互联网换到无线增值,职位是WAP产品经理,唉,从此我的事多了~
  2. 因为工作关系,以后我会更加关注无线互联网相关的信息,可能会体现在Google Reader的阅读共享里。
  3. 工作地点从离家30公里换到家边上,走10分钟就到了,说的大气点,从中关村商圈换到了CBD。
  4. 告别了我原来的笔记本HP NC6000,换成了Macbook最低配的402,我现在也算是麦粉儿了吧~
  5. MacOSX很好用,某些体验是Windows不可比拟的,这是我用了一个月后的感受,真是用过才知道。
  6. 开始泡SNS,花比我想象中长的多的时间,开心网、5GSNS和海内是我最近最爱泡的,尤其是开心网,都没料到一个连Webgame都不算的争车位可以吸引我时常光顾。
  7. 其实还有很多,就是太琐碎,我也懒得记了~

最近时常有人说我好久没写了、不活跃了、消失了等等,其实是我变得更低调了,而且也不像以前一样有什么都写成blog,最起码还可以通过twhirl用twitter去记~ 最后要说的是,那些没写完的系列暂时只好放着了,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每月写一篇~ p.s.不算了,本来想算算多少天没写Blog了,但还是放弃了,对这么长时间没写我也想说点什么,但还是想不出来什么去表示。

24 May 2008, 10:25 UTC

UCD模拟项目进行时之二:用户定位和产品定位

5月11日参加了UCD产品设计工作坊的第二次课,过程比上一次还紧张,但心情已经比第一次放松多了,团队合作也更好了,不过按照我的写作计划还要再过一两篇才会写到。 第二篇:用户定位和产品定位 上一篇末说到市场研究,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用户定位环节。 记得最初我们两个组在市场研究中都有很直接的结论,比如用户集中在女大学生和白领、商品范围集中在包/鞋/衣服等,用传统项目经验来说好像很明确,但是用UCD方法并不会得到如此直接、局限的结论,比如用户定位,应该从大范围开始根据用户目标和行为分析逐步确定关键因素,再通过后续很多工作才能得到用户及用户群的定位。 在用户定位这个环节,我们依赖一个用户目标(或行为)和商业价值的坐标系,小组每个人都列举了自己认为必要的因素。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我们贴了几十个这样的因素在坐标系上,后边问题来了,我们需要选出最能同时体现用户目标和商业价值的因素,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PK,最后留下的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搜索经验、网上购物经验和比价习惯。 基于关键因素可以进行用户群划分,我们按照各关键因素的程度大小设定了3个用户群,其中1个是主要用户群、1个次要用户群、1个补充用户群,这与我以前经历项目理念(如大而全的门户思想)完全相反,但我觉得这样更合理。 接下来是产品方向的环节,首先开始需求分析,我们又看到一个坐标系,不过这次的是以需求程度代替前面的用户目标,我理解就是将用户目标转换为需求,让需求更符合用户行为,这个环节也没少PK,我们确定了需求及程度。因为我们用的是贴纸,这让产品概念图很容易产生,我们只是把坐标系上贴纸揭下来,贴在产品概念图纸上就好了,用白板笔画上箭头、线和动词,速度那是相当的快~ 竞争分析没有过多介绍,这也变成了本次工作坊其中的一个作业。 本阶段小心得:

  1. UCD方法的流程充满测试和验证,往往后一步可以确定前一步有些不太准确的想法,整个流程是个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
  2. 用白纸、白板笔、胶带、随意贴等创造的纸面沟通系统太强大了,用户需求分析、产品概念图等等都能做,且灵活度高于任何软件。
  3. 用户需求分析绝对不应该是PM拍脑门想出来列个表就完的,那是经过定性研究推断出来的,原来参与的项目多少会因为这个导致后期工作难以进行。

Technorati : PM, UCD, UCDChina, UR, workshop, 产品设计工作坊, 以用户为中心, 纸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