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May 2008, 02:47 UTC

继续哀悼,持续到5月21日

昨天下午2点28分,我在办公室经历了一个特别的三分钟,为四川地震中的遇难者默哀,其间三环上的汽车鸣笛声、防空警报声大作。 昨天从早上开始,各大网站都换上了灰色面孔,让人们的心更沉痛了。 昨天开始公众娱乐都停止了,公共娱乐场所关门、网络游戏停机、游戏及娱乐类网站关站…… 上周拖下来的几篇个人Blog,也由于哀悼日继续拖下去了,也许21日以后可以补上,谁知道呢。

Technorati : earthquake, 哀悼日, 四川, 地震

12 May 2008, 15:35 UTC

又感地震,愿受灾地区的人们平安

北京不是第一次震了,远的有唐山大地震,近的有张北地震,但这次给我的印象最强烈。上次张北地震我在北京也赶上了,但不如今天这次震感强。 今天下午两点多,我正在22层楼的办公室为某几个数据头疼,突然我觉得头有点晕、椅子在颤,我努力想扶着桌子站起来,但是失败了。 我第一反应是不会是过劳要挂了吧,差不多1分钟以后才站起来,这时附近同事也都感觉刚才地在震,接着twitter上有好多人说”我们这里地震了”,之后QQ群被”地震”炸了窝。这时我们才知道地震了,一时间多个城市被点名,最后确定是四川汶川为震中的7.8级强烈地震,北京等地只是有震感。 “地震”注定成为近期的热点关键词,经过门户、论坛、搜索引擎、IM、twitter、Blog等途径广泛传播,网民成为最快获得信息的人,但弊端是谣言满天飞,可能会极大影响人们的正常判断,还好地震局反应快速,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p.s.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地震历史数据可以用来训练模型,但是这个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地震发生吗?现阶段可能还不行吧。 晚上听着CCTV新闻台(别的新闻台看不到),都不知道自己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刷着USGS四川地区震情列表,每当刷出一条地震信息,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郁闷,还好现在(2008-05-13 0:45)频率降低了,希望可以无限延迟下去。 鉴于维基百科地址不方便访问,这里提供一下百度百科的《地震自救大全》,不管用不用的到都看看吧。 最后,愿受灾地区的人们平安!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p.s.早上上班路上,家门口有两条狗在马路中间办事,当时还觉得今天的动物够疯狂的,到了下午才明白。

Technorati : USGS, earthquake, twitter, 地震, 汶川, 网络传播

30 Apr 2008, 13:59 UTC

祝大家劳动快乐!

明天就是劳动人民的节日,祝大家歇好、吃好、玩好! 今年的劳动节我又可以去其他地方度假了,最近烦心事太多,正好可以出去散散心,Nice~ 这次去海南三亚,陪老婆看看亚龙湾蓝蓝的海和银色的沙滩~ 所以,Google Reader的阅读共享网摘暂停几天,各位看官请见谅~

Technorati : 旅游, 海南三亚

21 Apr 2008, 06:34 UTC

UCD模拟项目进行时之一:从混乱中开始

预告:本Blog近期将开始一个到两个项目相关的系列内容连载,敬请期待~ 上周末,去jiwai的会议室(地方真不好找)参加这次的UCD产品设计工作坊,从头到尾经历虚拟项目,效果还不错,从实践的角度开阔了我对UCD方法的理解,感谢白鸦Angela为我们上了如此有价值的一课。 从今天开始不定期更新我的心得: 第一篇:从混乱中开始 种种原因搞的从一开始就很混乱,好像来参加工作坊的人(包括我)都没作足功课:对行业不够了解、对”图像搜索比价购物”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对UCD的流程不大明白等等,加上各自的工作背景,也许你可以想像到有多么混乱。 早上开场,白鸦介绍了一些项目背景知识后,在场的人开始组建团队分角色,本次工作坊集中在PM、BI、UR、ID等角色,有趣的是发现大多数人属于全能型,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全套工作,划分工作职能可能是我们都欠缺的,有时在阶段最后还演变为人少服从人多的”群体智慧”。 我们就是在混乱的状态下进入市场研究这个环节,时间紧迫,10~20分钟要做好用户定位、市场定位及优劣势分析,且需理出一个吸引投资的项目介绍。这对我们打击很大,我们9个人分成若干组整理相应资料,当汇总到一起的时候发现根本合不上,使我们的产品目标打一开始就不是很明确。 事实也证明我们存在问题,因为在接下来的用户定位一度导致我们发生分歧。 本阶段我的小心得:

  1. PM(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绝对不是执行层能做好的,一定得深入战略层,需要打一开始对项目负责,哪怕是分析后决定取消项目,绝对不能是一个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
  2. BI很重要,分析行业数据及竞争对手很有用,不一定非得市场人员去做,UR一样需要,且需要多花时间去做,绝对可以影响后面的工作。
  3. 过往经历的项目从来都是半路加入,没有从前期加入的经历,所以习惯从别人处得到足够信息而不去管信息获得的途径,这在UR是不正常的,需要自己去获得/分析信息、数据,然后通过后面的工作去验证。

p.s.我跟两个Tony一组,其中有一个是UCDChina Blog的Tony,当时太投入,居然都没来得及单聊~

Technorati : PM, UCD, UCDChina, UR, workshop, 产品设计工作坊, 以用户为中心

09 Apr 2008, 01:55 UTC

别紧张,只是CSS裸奔节又到了

别紧张,只是CSS裸奔节又到了。 4月9日是今年的CSS Naked Day,每年到这个日子就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网站、Blog去掉CSS样式表,让网站”裸奔”,故这天也叫”CSS裸奔节”。 这个日子是为了推广CSS及XHTML等W3C标准页面代码而设的,更能突出网站在没有CSS的情况下代码结构是不是够清晰,其实我的Blog是一个反面例子,去掉CSS后作为主体的Post列表出现的太靠下了~ 我使用的是Aja Lapus做的Wordpress插件来实现的效果,也可以到CSS Naked Day页面去看其他实现方法。 最后,基于大家现在什么节都过的心理,在这里说一句:CSS裸奔节快乐!

Technorati : CSS, CSS Naked Day, CSSNakedDay08, W3C, XHTML, 裸奔

31 Mar 2008, 07:08 UTC

用户转化率才是王道

注:以下是我这个外行的片面之词,因为最近工作碰到相关问题,所以随便记一下,没打算误人子弟。 已经存在相当一段时间的网站,有业务也有部分用户,他所面临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怎么完成业务目标(比如增加营收、扩大影响力等),这就面临一个用户转化率的问题,是怎么把现有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的? 所谓用户转化率,我指的是从潜在用户成为特定用户类型的转化率,比如注册用户转化率、活跃用户转化率和付费用户转化率等。 举个例子说说转化率的应用,通过付费用户转化率可以计算付费用户的推广成本:(例子来自2006年Topica的一本白皮书,有改动)

**数据项
**

数值

**算法
**

推广费用总数

¥4,500

举例数值

注册用户数量

3000

举例数值

付费用户数量

90

举例数值

付费用户转化率

3%

903000*100%

每注册用户成本

¥1.5

¥4,5003000

每付费用户实际成本

¥50

¥4,50090

也就是说每增加1个付费用户需要投入¥50的推广费用。 影响上例的推广效果有三种方法:

  • 提高推广费用
    这应该是维持现有状况下表面上最直接的方法,事实上也是大多数推广的必然结果。
  • 减少获得每个付费用户所需的成本
    这可能最理想的方法,当这个成本下降的时候,一方面推广费用可以降低,另外同样的推广费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但这同时也是不容易达成的,这需要有足够强的议价能力,才可以在市场活动、竞价排名、线上广告等付费营销上享有更多的话事权。
  • **提高付费用户转化率
    **可以这么说:提高转化率才是王道,以上述例子来看,同等条件下提高1%付费用户转化率,就可以增加到120个付费用户,每付费用户成本也降低为¥37.5,从而节省推广费用。(同时做到前面的两点)

那怎么提高付费用户转化率?我能想到的有:

  • 收集用户需求和跟踪统计用户数据
    以合理的业务目标做目标,改进需要有基础和方向:统计用户数据就是基础,可以挖掘用户的部分实际需求;接着需要不断倾听用户的意见,贴近用户需求就是方向。

  • 优化业务流程
    以一定真实数据为基础,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流程优化。以网上商城为例,用户在购买流程的每一步操作,从浏览、商品放入购物车开始直到用户下订单并支付完成,或在中途放弃支付,都需统计及分析。不断去优化流程,该精简的精简、该删除的删除,让用户更容易获得商品,增加更多的正向循环流程。

  • 提高访问体验缩短用户决策时间
    从页面框架、图像设计、导航等到整个网站结构,让用户更容易得去理解网站的用途,更快知道自己该怎么去用,更快决定进入业务流程(用户体验这部分UCDChina有不少好文章可以参考)。需要说明的是 ,现在的网站产品越来越重视用户体验,但不应该是为了有用户体验而重视用户体验,而应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业务目标。

  • 保持用户转化率
    要增长先保持转化率不下降,活动、优惠、促销、代金券等等都只是手段,保持后方能增长。

  • 针对关键目标用户
    例如像书店,来的人虽然很多,看书人的也不算少,但是最后掏钱买书的却只是一部分。也许目标用户群很广泛,转换为注册用户的也不少,但实际会转化为付费用户的却很有限,寻找关键目标用户就非常重要,且随业务发展而变化。

  • ……

当然上述也可以部分适用于提高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转化率。 另外,网站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用合适的转化率标准,比如我觉得:

  • 一个论坛最好使用活跃用户转化率。
  • 一个网上商城最好使用付费用户转化率。
  • 一个交友网站可以用注册用户转化率。

其实说到底,我还是认为付费用户转化率的含金量最高,因为不需要再考虑后续转化率,这并不是说其他转化率没用,毕竟注册/活跃用户转化率对广告销售还是有很大用的。 终于写完了,这是近期令我比较困扰的事情之一,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有相应经验的朋友可以(通过Gtalk/Gmail)不吝赐教,在这里先拜谢了~

19 Mar 2008, 11:16 UTC

继续流水账:Wiki和协作、沟通

关于Wiki,水是这样流下来的:

  1. 前传:对于Wiki和维基百科我是早有了解,05-06年的时候曾经先后用CooCooWakka和MediaWiki在94smart.com架过,基本都是玩两下就放弃了,当时好像是因为编写习惯和权限设置的问题。
  2. 去年11月开始看《维基经济学》,可能是因为个人口味不同,这本书读到今年也没读完,也不打算继续读下去了。
  3. 今年二月底公司开始培训新的内部办公工具(据说是EA内部使用很久的组合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用Wiki写工作报告,起先我很不理解曾在twitter上说:”有人听说过,用MediaWiki作公司内部报告系统的吗?”,言下之意相当的不屑。
  4. 在看了大BOSS写的快速入门后,在Wiki填充内容,从[[给文档加链接]]开始,起初不适应Wiki代码,网上搜索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所见即所得编辑器,最后只好继续手写代码,还好后来习惯了。
  5. 我们需要把个人简历、联系方式及工作报告都填进去,就现在来看在Wiki里面写简历不是很舒服,所以我在Blog上写了个非公司版本的个人简历
  6. 起先发现在Wiki里面的图片好像都不直接加外链,多数都是连图片描述页,也许是为了方便其他人补充说明或评论吧。
  7. Wiki好像不是用来发布纯文本重复内容的工具吧?我认为内部链接才是Wiki的王道,能连接内部内容绝对不考虑外部链接。
  8. 使用Wiki一段时间,其间又看了些Wiki的相关资料,发现之前的部分理解有误,我很想收回之前说过的话,其实用Wiki进行工作报告是有实际意义的。
  9. 公司的内部办公工具主要由内容发布/知识库、邮件、文件版本控制及论坛组成,MediaWiki架设的Wiki主要负责工作记录/报告、内部事项通知、经验分享及岗位培训等内容发布。
  10. Wiki的优点在于强调文档结构化,在内部关联上处理得很合适,且用户不需了解复杂的代码即可进行超文本内容编写,牺牲了部分灵活换来了相对容易的协作。
  11. 另外,Wiki可以作为Web版的文档版本管理工具,可以比对修改、恢复历史内容等。
  12. Wiki的文档可以很开放,用来做知识库、新闻、个人资料、通讯录、Blog、Life Stream等都很合适,我现在就用Wiki来做网摘(并用ROR写了一个网摘的Wiki代码生成器)。
  13. Wiki需要制定现实中的更新规范,比如谁可以编辑这里谁不行之类的。
  14. 最近总是听见公司同事喊:把某某事情写在Wiki里。我觉得Wiki还是作备忘吧,并不能代替直接、实时的沟通。
  15. 其实工具就是工具,不止是Wiki、CVS、SVN这些协作相关的,最后还是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直接沟通去解决冲突问题。
  16. 幻想一下,如果在Wiki监视的页面可以通过im提醒就好了,邮件提醒还是比较不及时。
  17. 我开始看好用Wiki进行内部网建设,因为贡献内容的用户可以非常多,基于工作原因大多数人都需要别人更好的协作、配合,所以贡献的内容可以比较靠谱。
  18. ……

本流水账可以写完,多亏互联网有twitter的存在~ 还好有twitter,让我可以随时把想法发出来,不用憋很久憋成blog,也许憋到后来都忘光了、没感觉了;还要感谢twitter,因为它丢信息不是特别的频繁,让我可以找到之前记下的内容。

Technorati : Wiki, 协作, 工作报告, 沟通, 知识库

12 Mar 2008, 08:57 UTC

近期流水账:我和ROR的简单接触

Ruby On Rails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研究ROR,就想开发一些小应用,简单记一下这段心路历程:

  1. 想做一个部门内分享资讯的webapp,用来分享图片、网页、文字,基本是想做个简单的twitter类应用。
  2. 鉴于我本人对Ruby On Rails很感兴趣,twitter就是用它开发的,而且好像可以快速开发,就决定用它实现,版本是1.2.6。
  3. 不动手不知道,ROR表面的地方真是很简单,可以快速做出一个原型,但是越深入越复杂,想全面点实现出来需要注意的地方还真不少。
  4. ROR的学习资料还算挺多的,就是高质量的中文内容太少,我其实不是做技术的,只能用部分业余时间写代码,连学带练的拖拖拉拉写了1个多月才像点样子。
  5. 就像《用户体验的要素》里提到的”永远不能发布的项目”一样,因为前期缺少足够的用户分析和功能需求,过程中还过分修改细节,不断加入特性,导致该项目一直不能正常使用。
  6. 看到xdite用ROR快速开发Facebook App,使用CSS库做界面布局,心又乱了,想拿进行中的项目改。殊不知,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装rfacebook的gem和plugin,要到Facebook申请key,又要熟悉Facebook专用的标记语言FBML,很多设置需要在虚拟主机上调试,Dreamhost又诸多不便,最后只能作罢。
  7. 注意到Joyent提供免费的Facebook App空间,就去申请,若干天后通过审核。进入管理界面,傻眼了,超级复杂(如果有人觉得Dreamhost的panel已经很复杂就不用去试了),虚拟服务器配置好后,开始调试FBML。
  8. 没有将现有进行中的小项目转换成Facebook App,只是简单测试了下,做了一个显示所有好友的列表,发现Facebook提供的接口很有限,同时也推翻了我的一个设想”开发通用应用,分别用Facebook、Google等开放平台优化,做成跨平台的应用”,因为有很多功能(如邀请、好友搜索/选择等)只能通过FBML实现,除非其他平台也有对等的实现,否则这个应用只能是FB专用,不是我需要的通用了。
  9. 还是回到我想做的webapp上,考虑到时效性和同事的用户习惯,最后决定还是使用QQ群解决,之后公司又推广wiki协作方式,这个东东就不了了之了。
  10. 我最后把这个webapp发布在Dreamhost上了,没人知道,也不打算公开,也许下次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先看看这个,作为警示自己的工具。

是我太随意,总想用复杂的方式解决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好像是挑战自己的极限其实最多算没事找事吧。 其实还没有结束,这件事情的后传是这样子地:

  • 想在公司的Wiki里发网摘,觉得每条链接又要拷贝又要手写代码太麻烦,就用ROR做了个抓Google Reader阅读共享feed并转换成wiki格式的小应用。
  • 结果Google用的是Atom,只能引入了Feedtools,结果页面编码出了问题,绕了个弯子才知道是Feedtools本身的问题,手动打补丁后,终于解决。
  • 其实这个功能完全可以用PHP的lilina或MagpieRSS解决,我又多此一举了~
  • Ruby On Rails 2.0.2出来了,颠覆了1.2系的很多用法,很多特性更加吸引我,又想以后都把小工具用2.0去写,先从这个功能开始,有点无法自拔……

Technorati : FBML, facebook, ror, ruby on rails, twitter, webapp

11 Mar 2008, 10:33 UTC

私人记录:不想写简历

看了一下,最新的一篇Blog是1月底写的,现在已经3月中了,我又1个月没写过什么了,Blog确实是这样,其实我差不多每天都写东西(还算勤劳啦),有长有短,比如把短的更新到使用频率最高的twitter(Friendfeed统计出来的),其次稍长一点的都写在最近在公司推行的Wiki上(没错,我就是开荒牛~)。 进入正题,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个月经常回忆起以前的经历,引起我回忆的是简历–要公布在公司wiki上的简历(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之前的经历像影片一样一幕幕的展现出来:

  1.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还沉浸在FC(任天堂红白机)的欢乐中,那时就梦想自己一个人做个游戏出来,所以立志考上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2. 1997年末,我还是只对电脑的使用感兴趣,主要还是电脑游戏,后来家里可以上网了,就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这时的兴趣完全建立在网站浏览和网上聊天上。
  3. 1998年,高中学到Basic语言编程,从此对编程开始有兴趣,同年开始用VB开发牌类游戏,当时因不懂算法设计导致失败(后来发现绝不仅是因为如此),最后只完成窗口界面,曾为此自暴自弃一段时间。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后来还是报考了一个学校的计算机专业。
  4. 1999年,用记事本通过直接写HTML代码的方式,作了第一个超简单的个人主页,虽没有地方上传,还是喜欢上做网站,后来听说了网站空间,于是开始疯狂搜寻、使用免费空间,最后落户在myrice.com和heha.net。
  5. 又因为从小喜欢听歌,曾先后做了纯手动更新的四个音乐类网站,其中有一个用RealAudio做的在线听歌网站、一个学雅虎的目录搜索、一个乐评资讯站、一个歌手资料站。
  6. 1999年9月,上大学了,在学校学到C语言,发现遇到了一个喜爱的程序语言。
  7. 遇到一个可以免费得到CN域名的机会,代价是付出自己的网站,将所有权交给某域名网站,最终没有签约。
  8. 1999年底左右,在网上看到一个叫做什么社区(也就是后来的交友加强型BBS)的网站,是用ASP写的,发现确实比纯网页有意思,于是开始寻找支持ASP的空间,未果,发现自己正在使用的空间(就是香港的heha.net)支持一种叫PHP(那会还是PHP3呢)的程序,好像跟ASP差不多,学习过程中发现语法与C极其相似(这也是我一直喜欢它的原因之一),后来用PHP完成了文件型留言板、图形计数器等若干小应用。
  9. 2000年吧,找到免费解析一年顶级域名的某国外网站,注册域名yorso,网站取名乐索(不是勒索),做了我最后一个音乐网站。
  10. 2001年,用PHP和Mysql做了一个音乐社区雏形,包括歌曲库、文章发布、资源搜索、会员注册/登录、论坛(最终没完成)等,当年因为联系的站长多数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所以最后还是失败了。
  11. 2001年底,在网上偶然找到一个叫有个网的国内PHP虚拟主机提供商,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域名94smart.com,架起了一个仅包括近期更新的纯个人网站。
  12. 2002年初,大学快毕业了,找到在某知名游戏公司做网站的工作,头一次知道正式的网站制作要经过的流程,以前自己实在太作坊式了。发现页面设计、JS脚本和Flash都很有学问,所以曾下过一些工夫学习。
  13. 2002年底,开始深入学习CSS,以前虽然用,但是没系统学过,发现这个确实是处理页面样式的好方法。
  14. 2003年,离开上家公司,到某门户网站游戏事业部负责网站工作,我被大公司的内部工具震到了,例如支持大型站点的CMS、图片负载均衡、站点同步等等,很多工具确实可以提高效率。
  15. 2003年底,开始接触Blog,自己空间里架过几个,没玩出什么,暂时淡忘了。
  16. 2004年,开始接触SNS,下半年使用Drupal重新架设了Blog,正式开始写Blog。
  17. 2004年底,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思考工作方式、目标的改变,第一次给领导写建议并获部分采纳。
  18. 2005年初,与公司UE部门合作工作,开始认识到UE的重要性。同年开始更加关注UI、UE。
  19. 2005年下半年,与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玩家Blog项目,上线后因部门不重视、缺乏推广等原因搁置。于8月离开该公司,顺便回家整理自己的思路,写成建设计划提交给下家公司。
  20. 2005年第三季度至今,加入现在的公司,继续从事网站建设工作,任网站架构师。
  21. ……

写完发现有点像简历……有些事情印象不深了,还有些事情是混在同个时期一起进行的,所以可能年月就记错了,反正主要是写给自己的,无所谓~有些经历过个七、八年,回头再看的时候,可能已经不重要了。 重点是有个目标,为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一系列努力,可以学到一些技能,获得其中的经验,之后可以更贴近目标,而且越深入越能发现需要补充完善的部分,经验如此循环积累下,总会有个结果。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要和别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专心于自己的目标。 我发现自己的梦想好像太多了,从不切实际的到比较靠谱都有很多(就不写出来了),好像跟我广泛的兴趣有关系,当兴趣上来了就会产生相应的梦想。 我不想放弃梦想,也许现在没有能力没有条件去实现, 但那只是暂时被封存,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努力完成它。

31 Jan 2008, 04:34 UTC

大雪、谷歌春运交通图和所谓的公益

冬天里下大雪,在北方也许不算什么(因为北方人都习惯了),但是发生在南方就是一场灾难。 在这场灾难里,有被雨雪压倒的房屋、堵在高速路上的车辆、无法回家的外地务工人员和能源物资缺少的城市…… 他们最需要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摆脱困境的方法及各种实在的援助、支持。 最早知道谷歌春运交通图,是通过白鸦的twitter和blog,后来才看到谷歌黑板报的文章春运交通图是一个架设在谷歌地图上的特殊标注及内容,整合交通线路、天气预报等相关资讯,确实很全面很强大,但这又有什么用? 后来收到飞递(Feedsky的中文名)话题广告的邀请信,才知道谷歌在大力推广这个春运交通图,还冠以公益头衔。 我的第一反应:哦,原来是谷歌的商业行为。 想法未免有点偏激,但是我认为公不公益得看发起人以及动机,虽然公益不排除商业行为,但是跟赤裸裸的商业动机(比如大雪无情,卡巴有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公益不应该建立在”使用谁的产品”这个基础上。 ok,不扯了。 最后,我所能做的除了在这里说说,只剩下祝福,祝福受灾地区的人们早日摆脱困境、能够在家欢度新春!

Technorati : Google map, Guge, 春运交通图, 橙色关怀, 谷歌, 雪灾, 黄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