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主题是06年开始使用的,中间因为升级WP有些改动,总的来讲够用了。 不过我还是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决定换个new look。 开始找灵感~
现在的主题是06年开始使用的,中间因为升级WP有些改动,总的来讲够用了。 不过我还是计划,在新的一年里决定换个new look。 开始找灵感~
在这个日子道一声:新年快乐! 之前GFC那个不算,好久没正经写过Blog了,我已经不是懒了,是根本没时间,以前提到懒的时候还会说短的发twitter什么的,听起来很像说给自己听的借口,但也没什么办法,今天随便写写: 先说行业吧,我现在属于无线行业里的边缘,free wap是也,很有互联网早期的感觉,好像做时光机器回到了过去一样,能感觉到是飞速发展的行业,2009年3G发牌会逼着2.5G的上网资费下调,有可能会促成某些应用(如手机网游)的爆发,但那也就只是可能而已,还得看自己的业务实力,机会还是有的。 再说赶上的经济危机,身在被美国拖累的中国,我只能说关心也没用,还是多注意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吧,比如趁这个时候自己多学习多充充电,小公司可以在普遍大裁员的背景下多积累点人才,调整一下自己的预算,可买可不买的先别买了等等。 最后说下工作,本来做产品经理,只能说现实与梦想永远存在太大差异,现在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有多大?换工作以前有预期,但是转了职又换了行业后发现以前储备还是不太够,还得补,让我放松了2年多的神经又不自觉的紧张起来。后来兼了个项目经理,把自己每天唯一的一点业余时间也给占用了,纯粹瞎忙,但是却有一定成就感,感觉不是在白干。 没能好好写Blog,也没能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UCDchina书友会),这些算是我今年的一大遗憾~ 最最后,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经历、想法多记下来,写成Blog。 p.s.很享受的听着iTunes的歌,用着Google Chrome,在Wordpress 2.7舒服的新界面下写了点字,一年最惬意的时候就是现在~
*GFC就是最近比较火的Google Friend Connect 尝试了很多次,碰壁了好多次,刚刚终于找到使用二级域名通过Test to finalize setup的方法。 先说我这个Blog在设置GFC时的步骤:
翻了翻GFC Group发现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但并没有实际解决的方法。本来我都放弃尝试了,后来看到Google提供的GFC样板站中有一个使用的是二级域名实现的,所以决定再试一下。 后来终于试出了欺骗大法:
希望这篇东西可以帮到有同样困扰的朋友,有兴趣的也可看看我Blog右侧的GFC gadgets~
因为种种原因,今年没有参加中文网志年会,在这里祝08广州中文网志年会圆满成功!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年会blog获得最新信息。 北京的朋友可以前往分会场:詹老师的奇遇花园咖啡。
改换阵营,是说我在这段日子做了很多决定,导致我相关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多变化,变化大到连原来的阵营都变了。
最近时常有人说我好久没写了、不活跃了、消失了等等,其实是我变得更低调了,而且也不像以前一样有什么都写成blog,最起码还可以通过twhirl用twitter去记~ 最后要说的是,那些没写完的系列暂时只好放着了,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每月写一篇~ p.s.不算了,本来想算算多少天没写Blog了,但还是放弃了,对这么长时间没写我也想说点什么,但还是想不出来什么去表示。
5月11日参加了UCD产品设计工作坊的第二次课,过程比上一次还紧张,但心情已经比第一次放松多了,团队合作也更好了,不过按照我的写作计划还要再过一两篇才会写到。 第二篇:用户定位和产品定位 上一篇末说到市场研究,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用户定位环节。 记得最初我们两个组在市场研究中都有很直接的结论,比如用户集中在女大学生和白领、商品范围集中在包/鞋/衣服等,用传统项目经验来说好像很明确,但是用UCD方法并不会得到如此直接、局限的结论,比如用户定位,应该从大范围开始根据用户目标和行为分析逐步确定关键因素,再通过后续很多工作才能得到用户及用户群的定位。 在用户定位这个环节,我们依赖一个用户目标(或行为)和商业价值的坐标系,小组每个人都列举了自己认为必要的因素。集体的力量就是强大,我们贴了几十个这样的因素在坐标系上,后边问题来了,我们需要选出最能同时体现用户目标和商业价值的因素,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PK,最后留下的就是最关键的因素:搜索经验、网上购物经验和比价习惯。 基于关键因素可以进行用户群划分,我们按照各关键因素的程度大小设定了3个用户群,其中1个是主要用户群、1个次要用户群、1个补充用户群,这与我以前经历项目理念(如大而全的门户思想)完全相反,但我觉得这样更合理。 接下来是产品方向的环节,首先开始需求分析,我们又看到一个坐标系,不过这次的是以需求程度代替前面的用户目标,我理解就是将用户目标转换为需求,让需求更符合用户行为,这个环节也没少PK,我们确定了需求及程度。因为我们用的是贴纸,这让产品概念图很容易产生,我们只是把坐标系上贴纸揭下来,贴在产品概念图纸上就好了,用白板笔画上箭头、线和动词,速度那是相当的快~ 竞争分析没有过多介绍,这也变成了本次工作坊其中的一个作业。 本阶段小心得:
Technorati : PM, UCD, UCDChina, UR, workshop, 产品设计工作坊, 以用户为中心, 纸面沟通
昨天下午2点28分,我在办公室经历了一个特别的三分钟,为四川地震中的遇难者默哀,其间三环上的汽车鸣笛声、防空警报声大作。 昨天从早上开始,各大网站都换上了灰色面孔,让人们的心更沉痛了。 昨天开始公众娱乐都停止了,公共娱乐场所关门、网络游戏停机、游戏及娱乐类网站关站…… 上周拖下来的几篇个人Blog,也由于哀悼日继续拖下去了,也许21日以后可以补上,谁知道呢。
Technorati : earthquake, 哀悼日, 四川, 地震
北京不是第一次震了,远的有唐山大地震,近的有张北地震,但这次给我的印象最强烈。上次张北地震我在北京也赶上了,但不如今天这次震感强。 今天下午两点多,我正在22层楼的办公室为某几个数据头疼,突然我觉得头有点晕、椅子在颤,我努力想扶着桌子站起来,但是失败了。 我第一反应是不会是过劳要挂了吧,差不多1分钟以后才站起来,这时附近同事也都感觉刚才地在震,接着twitter上有好多人说"我们这里地震了",之后QQ群被"地震"炸了窝。这时我们才知道地震了,一时间多个城市被点名,最后确定是四川汶川为震中的7.8级强烈地震,北京等地只是有震感。 “地震"注定成为近期的热点关键词,经过门户、论坛、搜索引擎、IM、twitter、Blog等途径广泛传播,网民成为最快获得信息的人,但弊端是谣言满天飞,可能会极大影响人们的正常判断,还好地震局反应快速,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p.s.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地震历史数据可以用来训练模型,但是这个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地震发生吗?现阶段可能还不行吧。 晚上听着CCTV新闻台(别的新闻台看不到),都不知道自己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刷着USGS四川地区震情列表,每当刷出一条地震信息,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郁闷,还好现在(2008-05-13 0:45)频率降低了,希望可以无限延迟下去。 鉴于维基百科地址不方便访问,这里提供一下百度百科的《地震自救大全》,不管用不用的到都看看吧。 最后,愿受灾地区的人们平安!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p.s.早上上班路上,家门口有两条狗在马路中间办事,当时还觉得今天的动物够疯狂的,到了下午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