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Jan 2008, 08:17 UTC

开放平台还是开放应用,这是个问题

所谓开放,是一种分享态度,开放平台是自有平台与外部应用共享用户(不一定包含数据)、流量,开放应用是把自己业务打包成模块,通过其它平台分享使用体验。 我在上篇Blog里曾表述过”单纯应用类和社区类的网站,现在有且仅有两个选择,要不自己做大做平台,要不就做成适合开放平台的纯应用“的观点(除上述类型网站外其实还包括资讯类的),大多数网站现在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开放平台还是开放应用? 随着最近Facebook PlatformGoogle OpenSocial搜狐博客开放平台等的出现并逐渐发展,SlideRockyou!等应用提供商的崛起,网站运营人员不得不去面对上述的问题。 后Web2.0的思想,使资讯类、应用类网站在逐渐增强社区氛围,社区类网站在不断增强互动资讯部分,趋势是互相融合的,成为趋向交互的网站。 这也造成网站系统的重复劳动过多,几乎每个网站都有自己单独定制开发的用户系统 、好友系统、交友网络等等,使得网站操作复杂,用户永远需要去适应体验上的差异。 不管开放平台还是开放应用,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同时精简自己的应用结构,根据网站定位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当然,开放平台并不那么好做的:

  • 首先平台网站需要有颗包容的心,允许别人的应用借你的平台发展。
  • 需要提供功能全面的接口,让应用可以很容易结合到平台上。
  • 需要有良好的用户基础,用户数量级够大且用户素质有一定保证,要不没有应用会来。
  • 像Facebook、Google这样本身就很强大的平台并不在多,还没有跳出来的也屈指可数了。
  • 用户数据的所有权成了最大的死穴,平台如果不能照顾应用的利益,早晚被应用放弃。
  • 受应用欢迎的平台标准也会逐渐提高。
  • ……(想到再补充)

开放应用稍微容易实现一点,但也有好处有坏处:

  • 最大的优点,可以跨平台吸收用户,让不同平台的用户存在于同一个应用下。
  • 不影响现有网站运行,可以为特定平台开发定制应用。
  • 因为要适应各平台接口特点,用户体验可能与源网站不统一,或各平台间体验存在差异。
  • 应用的模块化标准有待整合,现存标准缺乏通用性。
  • 怎么将平台用户转化为应用用户将成为网站运营的主要研究课题。
  • ……(想到再补充)

话说回来,不管开放什么,多平台鼎立的形势已经出现,在应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主要看用户对平台的喜好,而应用已经不能再左右用户的选择了。 对个人用户而言,在熟悉的平台下使用感兴趣的、新的应用,将成为平台网站的主要体验,哪个平台相关方面做得好就可以脱颖而出。 还有一个可能发展的方向,用户基于现有个人网站(Blog)自建平台,维系用户的(社交)关系,将开放应用自行整合。用现有工具已经可简单实现,例如OpenPNE等开源软件、老冒的OPSN项目(我最感兴趣~)等等。 最后,借用一句互联网的名言收尾:未来是如此的不可知,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如此,也许事与愿违,就当是2008年第一个月的某个白天的胡思乱想吧~ 最最后,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片,一篇东西居然写了几个小时,中间经过很多琐碎的事情,可能会觉得驴唇不对马嘴,我还是感谢您能坚持看到本文的最后~^_^~

Technorati : Application, Facebook, api, google, opensocial, opsn, 开放平台, 用户体验, 网站应用

21 Jan 2008, 15:29 UTC

2008年第一篇:Facebook相关闲扯

2008年早就到了,可我今年第一篇现在才出来,并不是不想写,只是最近被单位的很多事情烦恼,没什么静下来写写的心情。 Facebook 今天,就在刚刚,想起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用Facebook类网站(还包括海内等),比较关注相关八卦,趁现在有感觉赶紧趁热打铁地写出来:(BT思维,所以跳跃是免不了的了~)

  • Facebook值150亿美元?一批人、一批网站马上坐不住了~
  • 买了本译言翻译的《Inside Facebook》,中文名叫《从零到百亿Facebook创业故事》,但看了看大半部分是一个前员工在爆内幕,并不是什么创业故事,估计标题极有可能是出版社编辑改的。
  • Inside Facebook里面说:poke这个功能原意是暗送秋波,是用户间的一种挑逗。
  • Inside Facebook里面还说:网站有一个早期复活节彩蛋,可以让某人发送短信求爱,如果对方同意的话回复将是对方的房间号,确实是挺刺激的一个隐藏功能。
  • 看来Facebook也是靠ONS起家的,这个国内的校友录类网站应该学不来吧?
  • 据说,Facebook不只是Paypal黑帮的,它的早期资方就有美国情报机关方面的投资公司,让人产生对用户隐私的不安全想法。
  • News Feed和Mini Feed是Facebook重要特点,News Feed更变成现在SNS的默认配置,Facebook类的就不用说了,Linkedin、Orkut将用户首页个人消息改成了这样,国内的Wealink也跟进了。
  • 印象中,这个小花招早在以前的个人主页时代已经被站长们用过了,就是网站更新记录类的东西。
  • Facebook率先推出基于SNS的开放平台,让各应用网站通过API,用自身功能分享Facebook的流量,也催生出了一批专门开发Facebook类应用的公司,例如rockyou!、slide都有风投支持,开发了多款受欢迎的应用。
  • Google推出开放平台了,搜狐博客也有开放平台了,新浪游戏频道变游戏服务社区了(这个有点牵强~)。
  • 看起来,单纯应用类和社区类的网站,现在有且仅有两个选择,要不自己做大做平台,要不就做成适合开放平台的纯应用。
  • xdite用ruby on rails非常快速的作了一个Facebook的应用,震撼到我了,原因是如此容易即可进入Facebook。
  • 校内的广告北京的公共汽车上有很多,看着怪怪的,于是有人指出是因为Logo太像杜雷斯了~
  • 王兴说校内是照着Facebook外观做的Myspace,海内流的才是Facebook的血?看来血战在所难免了。
  • 海内确实挺Facebook的,比如没完没了的打招呼和回复。
  • 恶搞某内的好像也不少,至少有qiangnei.com和qiangne.com。
  • 百度很早以前就开始布局了,最近有消息称要和教育网合作Facebook类的社区,锁定各大院校,又一个披Facebook皮的。
  • 好像就在上述消息公布的同时,腾讯公布了不知道哪条产品线上的个人档案测试版。
  • 关于Facebook的八卦还在继续……

一口气写这么多也够八卦的了,下次再说~

Technorati : Application, Facebook, hainei, sns, xiaonei, 校内, 海内

25 Dec 2007, 06:52 UTC

研究笔记:Twitter的简单分享体系

前两篇分享体系相关的笔记写了PownceSoup.io,接下来需要翻过头来再次研究twitter,我个人认为当之无愧的(自说自话的)微网志鼻祖。 虽说twitter简单,那只是表面的简单:

  • twitter看上去简单到只分享文字信息,但不简单的是,它把微网志、即时消息/回复(@id前缀)、定向消息(d指令)混合在一起。
  • 当然链接也可以,twitter会自动将文字里的网址转换为可点击的链接。p.s.tinyurl类的短Url应用也在twitter的激发下被广泛使用。
  • 以”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干嘛?)为题,不停的答复着,自说自话着。
  • 但,有多少人真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呢(我的好友就很少照做),尤其是gtalk、twitterfox、twhirl等tw应用的流行,现在的twitter已经变成了带群聊功能的IM。
  • twitter将好友的概念实质化,加好友变成跟随(follow),单方面的相当于订阅,双方面确认的是好友关系。
  • twitter的分享有一定权限划分,分几个层次:
    • 跟随用户和收藏内容为任何人可见
    • 更新内容可以限制只有好友可见
    • @id前缀的回复内容被同样跟随该id的用户可见
    • d指令定向消息只有对应用户可以看到
    • 被跟踪数量和资料只用户自己可见
  • twitter的网站我很少去,除了为加好友等特定功能外,能不用就不用,因为我觉得twitter网站交互性不够好,不能总是没完没了地刷新页面。
  • 好在twitter提供imbot,用gtalk就很方便的互动起来,而且它提供丰富的API,除了twhirl等纯客户端外,还有twitterfoxtwiiterbar等firefox插件,另外还有一批特殊应用将twitter可以共享的内容无限扩大,比如twitterfeed可以把feed按自定规则发布到twitter,其中长地址还自动转换为tinyurl。
  • twitter可以自定义部分页面CSS。
  • 可以通过手机短信、wap移动更新、分享。
  • 使用Amazon S3服务存储用户的头像文件。
  • 页面用户信息使用vcard。

为了这个系列的统一,我还是放出这个简单到不行的分享架构图: twitter.png 分享体系这个系列,我已经写到第三篇了,也许还会有第四篇、第五篇……这个系列一半为了工作需要,一半为了记录自己的即时想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或gtalk交流,有些内容没有提到是因为我一时还没有理解,也欢迎来点化我,我会在不影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p.s.我现在使用twitterfeed发布Google Reader的阅读分享,一般每天发布也就在一个小时内进行,且数量很有限,应该还不够干扰别人的视线。

Technorati : API, IM, MicroBlogging, twitter, 分享体系, 微网志

26 Nov 2007, 10:37 UTC

研究笔记:美味汤Soup.io的分享体系

Soup.io 美味汤Soup.io我是今天才知道的网站,之所以叫她美味汤是因为她本身提供文字、引用摘要、链接、图片及视频发布外,还可以融入很多不同类的包括美味书签del.icio.ustwitterflickrdiggyoutube等流行的元素,她这样的特性让我想起了已经被G.F.W掉的Vox。(p.s.说到Vox,我还是挺喜欢用的,可惜被墙了:( ) 和Vox有一些相似点:

  • 都以分享、展示为主要目的。
  • 都可以聚合(混合)其他应用的数据元素,比如flickr、youtube等。
  • 自选显示界面模板

当然Soup.io跟Vox并不是一类的应用(放在一起说纯粹是因为我的个人爱好),她有自己的特点:

  • Soup.io定位为剪贴板,可以贴出非常丰富的页面。
  • 她无需注册,即可发布分享内容、导入内容。 p.s.分享的时候快一点永远是令人喜欢的,其实就是开一个匿名帐号(或公共帐户),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引子,当你试用后觉得好用的话可以通过快速入口注册成正式用户。
  • 发布内容包括文字、引用摘要、链接、图片及视频,给我的感觉Soup.io更倾向于视觉上的分享,音乐和其他文件并不在主要分享范围内。
  • 导入更加开放,可融入更多的元素,比如包括twitter和jaiku在内的几种微网志内容、美味书签del.icio.us的网摘、在Ebay的(商品)信息、Vox的更新内容等等,如果还觉得不够,可以直接使用RSS格式导入其他内容。
  • 自定义界面,包括字体、字号、前景背景颜色等,还可以修改CSS。

现阶段Soup.io有些部分还很薄弱:

  • Soup.io有好友系统,但并没有分享权限的设置。p.s.也许分享就应该是广博的。
  • 也许是以展示用户自己分享信息为主,好友的分享信息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 暂时没有可以和桌面互动的方法,我没听说她如Twitter一样有众多IM和客户端作为发布工具,也没有Pownce那种功能性十足且够眩的Air客户端。

最后补充一张图,暂时记录这么多,更深入的有待我去整理。 p.s.我并不喜欢网间传播Soup.io的时候,用瘦皮猴这个名字,不够形象。 Update1:soup.io的IO意在输入输出,好多人把他定义为Life Streaming还是挺合适的。 Update2:上传文件存储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这样未来的发展瓶颈可能会出现在文件服务器的负载上,为啥不学习Pownce和Twitter把文件上传到S3之类的服务器上呢?

Technorati : MicroBlogging, Pownce, RSS, Vox, soup.io, twitter, 分享体系, 微网志, 美味汤, 聚合

19 Nov 2007, 11:31 UTC

研究笔记:Pownce的分享体系

除了不能使用中文,我觉得Pownce还是很不错的。 今天粗浅的整理了一下,画了张图: Pownce架构简析 然后随便说说Pownce的产品架构:

  • 分享是Pownce的核心功能,并依据用户间的关系来限制分享内容的范围、权限。
  • 支持文本(twitter类碎碎念)、超链接、文件、事件日程格式的分享。
  • 文本方面并不如twitter那么好用,而且因为不支持中文(我英文又很菜),用得很少。
  • 超链接分享应该是一个亮点,除了文本链接这种形式,还支持引用FlickrYoutube等图片/视频/音乐站的内容,可以直接将该内容显示在页面上。
  • 文件方面就马马虎虎了,对10M以下的文件支持还可以,使用的是Amazon文件存储服务S3,所以并不适合大量文件的共享,因为超出的容量是要花钱的。
  • 使用微格式(MicroFormats)完成个人信息(地址等)、好友信息(hCard)、事件日程(hCalendar)等信息的发布,并支持XFN来用网页形成关系网络,好像很方便日后的数据导出。
  • Server端,Pownce可谓LAMP架构的典型代表,使用Debian+Apache+Mysql+Python和django。
  • 客户端使用比较先进的(还在测试中的)Adobe Air,感觉还不错。 p.s.不过Air的应用有通病,就是点击关闭就直接关闭,我好像还没看过最小化到任务栏的应用。
  • Pownce开放API方便第三方开发基于客户端、Web的mashup产品。

看上去很简洁,其实Pownce表现出的精简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Pownce未来可以扩展得更全面、更复杂。 扯开一点说,Pownce抓住的是网络功能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内容的分享,且是小型内容的分享。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容量内容完全可以使用FTP、BT、emule解决,但是小文件呢?网络硬盘很好,但是要分享需要操作的步骤比较多:找地方上传、找地方发布、把URL通过IM发给需要的人……实情可能更繁琐,但是现在微网志应用满街飞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网志分享自己的内容,用Pownce基本可以一步到位。 扯回来,Pownce的分享体系值得研究,国内有不少有实力可以做到Pownce的应用(这里并不是指复制),就看他们愿不愿意了。 ok,今天的笔记结束~ Update:Pownce分享类型其实很明确,无论是文字、链接、文件还是日程安排,这些类型基本上都是唯一的,用户只用考虑分享内容的格式就好了,例如链接是图片、视频还是音乐的都无所谓,全部由系统来特定呈现。

Technorati : MicroBlogging, MicroFormats, Pownce, event, file, im, link, text, 分享体系, 微网志

07 Nov 2007, 09:07 UTC

2007中文网志年会北京印象之三:赞助商切入不顺畅

*需要先说明的,我持非商业态度,但我并不反商业。 网志年会设赞助商,且为赞助商提供推广、传播是无可厚非的,但并不应该因为这样而导致年会的效果受影响。其实前几篇blog(这里还有这里)就有一些流露出来的信息,我觉得部分赞助商在切入本届年会方面做得并不好。 下面记录一些零散的片断:

  • 安排跟网志没什么关系的赞助商参加话题合适吗?而且安排的还挺多,本届年会应该超过三分之一的议题都是赞助商主打的吧?
  • 赞助商与议题不够贴近,有的甚至脱离议题,本来很具扩展性、参与性的话题变成了自我夸耀、自我广告。
  • 自夸的时候最起码得清楚自身的特点,别演示的时候还不知道不能正常运行。
  • 赞助商需要获得Blogger的认可,好歹得说写过Blog吧,要不跟Blogger毫无共鸣怎么推介自己的产品。
  • 某些赞助商只知道做纯广告,完全不理会台下听众的反应,尤其是Map服务那个,那一场有无数人在退场可以从侧面来说明。
  • Blogger都是买票进场的,并不是为了来听广告的,而且大多数广告还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最后要说的是,我并没完全否定赞助商的存在价值,像本届年会里维护会议秩序的、提供现场wifi的、提供Tshirt及其他物品的、提供互动手段的等赞助商都值得称赞,因为他们找到适当的途径,把自己融入到年会里,同时彰显自己的价值。

Technorati : Beijing, Blog, CBC, CBC2007, CNBloggerCon, blogger, 网志, 网志年会, 话题, 赞助商

06 Nov 2007, 09:12 UTC

2007中文网志年会北京印象之二:MicroBlogging大展拳脚

本次网志年会给我很深印象的,还有MicroBlogging的广泛应用,年会组织使用twitter作为官方微网志发布地,众多关心年会的Blogger通过twitterjiwai.de饭否做啥等服务记录着相关信息。 网志年会这个题材,给国内的微网志服务提供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下面就我知道的随便写写: 1、jiwai.de、饭否、做啥等MBSP的策略在一定层面上围绕着本届年会: ·网志年会使用twitter作为直播专用微网志服务,并希望参会Blogger自行使用twitter、做啥、jiwai.de进行文字直播。 会场的jiwai.de直播屏幕·jiwai.de为年会现场准备了一个自动刷新显示的页面,Blogger们都可以使用IM、页面、手机短信等手段发送年会相关信息,为场内外互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jiwai.de和做啥还提供twitter账号的绑定,需要填写twitter的用户名/密码,完成后在jiwai.de和做啥发的消息都会同步到twitter。p.s.我并不喜欢这种绑定的方法,因为我觉得不够安全。 之前理解错了,感谢lecause留言提醒,我以为绑定是从twitter同步信息,实际是同步到twitter,这样对于习惯用twitter的人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2、年会上第一个panel就是微网志相关的,由台湾twitter女王、重度使用者Carol和几个MBSP的掌门人过招,可惜话题仅停留在功能和实现层面,并没有更多的体现微网志的潜力。部分MBSP以紧随twitter为策略,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体验。 微博客的Panel 微博客的Panel2 不过倒有个感觉,往届年会BSP的风头好像被近年新贵的MBSP抢走了~ 3、在11月的这几天里,各个MBSP的使用频率呈现一种爆炸式的增长。根据搜索引擎追踪和各站的数据,保守估计,11月3、4日两天,四家MBSP的年会相关微网志更新总量在10000条以上。 说到最后,抓住网志年会这么个好时机,对MBSP肯定是有好处的,Blogger全是MBSP的潜在用户,哪家投入大哪家的收益就最高。 无可否认,本届年会将是一个标志,之后MicroBlogging将大展拳脚。 —————p.s.—————– 1、可惜现场我没带笔记本电脑,用Treo650的Blazer浏览器上twitter,发中文内容(123等等)总被莫名其妙的截断,用吕欣欣的加句号法也没能很好的解决,于是错过了用twitter记录的好时机。 2、年会上播放的台湾twitter用户心得视频还是不错的~ 3、为什么jiwai.de和饭否为什么不能注册数字开头的id?我只能注册i94smart。但是jiwai.de却可以通过修改帐号资料功能去修改?

Technorati : CBC, CBC2007, CNBloggerCon, MicroBlogging, blogger, jiwai.de, twitter, 做啥, 微网志, 网志, 网志年会, 饭否

06 Nov 2007, 01:59 UTC

2007中文网志年会北京印象之闭眼的Blogger

上一篇Blog《Blogger们,久仰》的留言里,Tinyfool说”不发就直接mail给我,让我看看你把我糟蹋成什么样子了”,hoho,所以改变一下写Blog的计划,这篇把年会期间拍到的闭眼照公布于众,希望诸位不要砸我~ 第一个贴的当然是Tinyfool 闭眼照之Tinyfool 第二个是Webleon同学 闭眼照之Webleon 第三个是Herock 闭眼照之Herock 最后,顺便做一个小调查,不知道看过的人认为谁的表情最棒呢?想参与的可以留言回复我,呵呵~

Technorati : Beijing, Blog, CBC, CBC2007, CNBloggerCon, blogger, 网志, 网志年会

05 Nov 2007, 06:50 UTC

2007中文网志年会北京印象之一:Blogger们,久仰

正如开场时主持人Jenny说的,本次网志年会过程中,大家挂在嘴边的多是”久仰久仰”之类的话语,这是本次年会我的一个初步印象,从Blogger聚会这个角度说本次年会是成功的。 在年会前的blog里我曾写下一堆想认识的Blogger,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见到、认识了一下的差不多半数左右,当然也见到了许多意外出现的Blogger。 下面我来按时间顺序一位一位的介绍: Herock 入场最先看到身为工作人员的Herock 然后排队入场的时候遇上Caiwangqin,抱歉拍花了,要不可以贴出来,下次一定补上 Webleon 进场的时候是Webleon拦住了我,让我缴钱…… 找了个位置坐下后,看到吕欣欣,结果因为光注意把玩他的iphone,居然忘了给他拍照。 Doubleaf 特意找到上次WordCamp失之交臂的Doubleaf Chedong 往回走的时候,顺手又给Chedong大哥一个突然袭击 老虎庙就坐在我边上不远的座位 早上的半场,在我右侧不远处是著名的老虎庙,没敢打搅他 工头坚 左侧有工头坚Carol CSDN的zdg SNS的Panel开场后,发现曾哥(zdg)坐在斜后方 跟郑治聊了几句,发扬我遇熟人就忘拍照的精神,再露一张照片。 Isaac和Flypig 看到飞猪Isaac在后面聊天,赶紧过去来了一张。 饭否的王兴 王兴在到处跟别人聊着他们的饭否,抓一张。 中午吃饭回来的时候,跟Sayonly聊了一下,本想下午找他拍照,结果后来人没找到。 Flypig在做演讲 下午第一场是飞猪的演讲,觉得还是挺成功的。 白鸦 下午白鸦就坐在我斜后方,于是很方便的请他摆了个pose 文心 偶然的情况,文心坐在了我的边上,赶紧拍了一张 Keso 楼梯边上,终于见到Keso大哥,并说出了那句酝酿很久的”我是你的Fans” Shizhao 偷拍了一下Shizhao 看到号称全公司都必须用Macbook的Tinyfool,回来才发现照成闭眼的了,就不在这里发了。 Scr or Src or Glif? 地图听的叫一个郁闷,打算拍几张就走,然后就拍到了Src Zola 出场前拍到了Zola Vista 到场外透气的时候拍下了Vista 和Keso合影 离场的时候终于抓到机会和Keso来了张合影 然后我离开了清华科技园,我的网志年会之旅就这么结束了…… 最后想补充一下,Blogger好像都挺孤独(尤其是独立Blogger们),Blog/Email/IM里口若悬河、思维敏捷的人物,现实中可能是个腼腆少语的大孩子,并不都善于交际,难怪RobinLu会写下”对nerd来说,网志仍然比网志年会来得自在一些”,我也有类似情况,所以对很多知名Blogger都没能认识,稍稍遗憾一下。

Technorati : Beijing, Blog, CBC, CBC2007, CNBloggerCon, blogger, 网志, 网志年会

04 Nov 2007, 07:27 UTC

2007中文网志年会北京印象之年会现场

昨天,11月3日,2007年中文网志年会开幕的日子,我扛着400D,去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呆了差不多一天(早上9点到下午16点),见到不少Blogger,拍了50多张照片(都在这里),战果还是不错的,稍后会分几篇blog来描述对这次年会的印象。 先来晒晒会场的照片,流水账开始: 清华科技园1 清华科技园3 地方还算很好找,清华南门边上就是,上了台阶往前走点就能看见年会提示牌: 通向会场的楼梯 排队入场 上去的时候还挺合适,正好赶上入场,有些网站抓紧时间在派发贴纸、明信片等物品。 会场门口的易拉宝3 会场门口的易拉宝1 大厅和会场走廊放了不少易拉宝,有年会有赞助商的。 会场门口的易拉宝2 会场里的易拉宝2 会场里面的易拉宝1 会场的布置还是不错的,前方左中右各有一块大屏幕,左边负责现场发布通知,中间用来现场直播及播放视频,右边是jiwai.de的微博客直播屏幕。 会场布置1 会场布置2 会场的jiwai.de直播屏幕 会场里的主题板 现场很热闹,人们都趁还没正式开始,互相”久仰久仰”、交换名片…… 会场随拍4 会场随拍3 会场随拍1 会场随拍2 这篇先这样了,后边的blog会具体写我的印象:

  1. Blogger们,久仰
  2. MicroBlogging大展拳脚
  3. 赞助商切入不顺畅

Technorati : Beijing, Blog, CBC, CBC2007, CNBloggerCon, blogger, 网志, 网志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