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ul 2025, 12:34 UTC

那日随笔

因为那天其实是想写点最近的碎碎念,后来忍住了,但是开了个新文件,又不想删掉,就随便写写。

  1. 那天(7月12日)其实发生了一些事,比如:(以下由DeepSeek生成)
  • “中国云谷”10大AI与绿色算力项目签约,总投资200亿元 呼和浩特在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签约10个重点项目,涵盖AI应用、算力基建及数据生态,包括百度与内蒙古 政府合作的大模型训练、联想智能算力调度等项目,助力“东数西算”战略。
  • 月之暗面发布万亿参数模型Kimi K2,性能对标GPT-4.1 该模型采用MoE架构,支持13万长文本处理,在代码和Agent任务中表现突出,API定价为输入/输出每百万token 4/16元,上线20分钟下载量破1.2万。
  • DeepSeek澄清“使用率暴跌”传闻,称战略转向AGI研发 针对网络流传的“使用率从50%跌至3%”,官方回应称数据被误读,实际峰值仅6%-7%,且第三方托管模型使用量增长20倍,公司正聚焦下一代R2模型研发。
  • 智元机器人A2-W落地工厂,单台可替代1.4~2名工人 该机器人在富临精工完成三小时搬运800箱任务,通过多模态感知适应复杂环境,当前部署成本约几十万元/台,商业化进程加速。
  • 欧盟发布《通用AI行为准则》,8月2日起实施自愿性规则 该准则为AI透明度、版权处理及风险评估提供框架,为后续《AI法案》铺路,引发行业对合规成本与创新平衡的讨论。
  • 其实现在各种AI助手都能提供新闻获取,还有附带着来源链接(虽然来源不一定真实),想知道某些方面的新闻只要熟悉关键词和提示词就好,很方便获取到信息,但是,因为来源的真实性还有待确认,只能说多了一个自动获得信息的途径,别的还是跟以前差不多。
  1. 我现在已经基本不在obsidian里写blog了,而是直接用vscode直接写文件,FrontMatterCMS已经足够好。但缺点其实也挺明显,一些文字存放在了另一个地方,可能需要手搓个工具进行同步,让这些文件也能进入obsidian的库里。

  2. Claude Code之前在我看来是命令行的工具,可以调用AI能力去做些操作,一开始我也没有正常途径去用,所以基本职能是看别人的使用视频间接了解。后来出了同类产品Gemini cli,好像有些不同了,挖掘出了一些在shell环境下的用例,以及让我看到了AI OS的可能,虽然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最起码一些很机械的人工操作可以被智能自动化取代,还是值得的。以及kimi K2模型的出现,让Claude Code可以直接使用,虽然不能替代Claude出众的模型代码能力,但让我的尝试变得非常低成本(50元充值而已),所以后边会继续试用。

  3. 对于AI的产品收费,我觉得跟前些年手游井喷时有点像,各种渠道都有新产品,一堆大R都是在下盲注,好不好玩的不知道、新游戏先充个688之类的,现在的AI行业,从模型、API、工具、agent、转发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可以花钱的地方,好不好用不知道,先充点钱试试。这种心态可能就养活了某个产品,但也得小心卖卡跑路的套路。

一说不得了,碎碎念了这么多字,唉。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